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秋冬乾燥甩皮 周身痕  沖涼後半抹乾 搽潤膚品最好

                                    【本報訊】踏入乾燥的秋冬季,皮膚水份流失,容易變乾及脫皮,甚至引發全身痕癢。皮膚科醫生表示,天氣乾燥會令皮膚表面的油脂層受損,導致皮膚又乾又癢, 除了使用合適的潤膚產品為皮膚補濕外,身體補水也很重要,每日飲至少八至十杯水,也有助預防皮膚乾燥。
記者:梁麗兒

皮膚科專科醫生馮偉傑表示,人體表皮有天然的油脂層保護,避免皮膚受損及水份流失。惟天氣乾燥及過度洗手,加上年齡增長,均是引致油脂層變薄及流失的原因,令皮膚變乾及有裂縫。
秋 冬護膚,按個人的皮膚狀況選擇適合的潤膚產品很重要,他舉例,常用可塗勻全身的軟膏(Cream),質地比較乾爽,有收復皮膚傷口功效,尤其適合患有濕疹 者使用,但軟膏一般含水份相對較少;而水份軟膏(Aqueous cream)則含較高水份。乳液(Lotion)水份較多,可即時滋潤皮膚,但因容易被衣服吸收,水份也很快被抽乾,使用者須勤於補塗。至於油膏 (Oinment)是最滋潤及潤膚效果最持久,適合長者及皮膚很乾燥人士使用,但因質地較黏稠,未必人人能接受;身體潤膚霜(Body Butter)或馬油產品都屬於油膏類。另外,使用橄欖油塗在皮膚上,也可以補充油脂層。
他指出,當使用潤膚產品後,很快又感到皮膚乾燥或癢痕, 即代表產品的滋潤及保濕不足,或要增加塗抹的份量。若用後感不舒適,如覺得產品太黏稠,甚至長出暗瘡,顯示產品不適合,可能閉塞毛孔,要轉用其他產品。


有味道產品或致敏

潤膚產品的味道與滋潤度一般無直接關係,他表示,如水果味及香薰味等多為添加化合物,摻入越多,皮膚敏感風險越高,現無研究證實橄欖味、蜜糖味等香味產品 特別護膚,市民勿盲目相信,宜選擇無色無味潤膚產品。
在皮膚半濕狀態塗潤膚產品效果最好,有助潤膚成份更貼服於油脂層上,發揮持久護膚作用。他建議洗澡後,半抹乾身體,然後即時塗上潤膚品。其他時間,可先用濕毛巾抹濕皮膚再塗上。
他指出,平日多飲水也有助滋潤皮膚,「但係冇使用潤膚產品咁快有效果」。秋冬的飲水量更要比夏天多,每日至少要飲八至十杯水作補充。                
                   

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死火車捱撞 司機拋起墮地命危

                                    【本報訊】一名女司機昨晚駕駛私家車,途經葵湧道朝美孚方向前進時,突然在快線死火,懷疑她下車檢查並站在車旁待援之際,尾隨的士司機卻未有察覺,的士猛 力撼撞私家車車尾,私家車四輪朝天,女司機被撞拋起,頭撼地面腦漿溢出重傷,連同的士司機及兩乘客分別送院搶救。

私家車翻轉四輪朝天

現場在葵湧道美孚方向近瑪嘉烈醫院,昨晚8時許,一輛豐田Echo私家車由35歲女司機駕駛,車內沒有乘客,沿快線行駛期間突然拋錨,女司機疑下車檢查和站在車旁待援就此出事。
當時一輛的士尾隨馳至收掣不及,撞及私家車車尾,女司機亦被撞拋落地面,腦漿、血液溢出重傷昏迷,私家車翻轉四輪朝天,車頭轉回葵湧方向。的士車頭亦告損毀,男司機及兩名男乘客也受傷,警方與救護員接報到場,將受傷女司機先行送院搶救,的士上三名傷者稍後送院。
警員事後封鎖快線和中線調查,僅開慢線予其他車輛通過,交通一度擠塞。據瞭解,被撞的私家車有13年車齡,登記男車主姓陳,報住於屯門新屯門中心一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