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

新娘潭路落斜撼柱 光頭胎釀車禍 23歲司機命危

12/8/2014
本報訊】過往嚴重車禍頻生的大埔新娘潭路,昨凌晨又有一對男女駕乘私家車出事,他們駛經該路近湧背一左彎落斜時,懷疑光頭胎引致跣胎失控狂飆30米鏟上 行人路,右邊車身猛撞路邊燈柱,全車V字形凹陷變成廢鐵,男女事主雙雙被困,需由消防員剪車救出,司機命危,女乘客身受重傷。
記者:謝志輝 黃江奇 簡明恩 周鴻熙
23歲命危司機姓陳(Chris),頭、手及腳多處骨折,搶救後情況危殆;同齡女乘客姓曾,手腳及盆骨受創,留醫腦神經外科病房,情況嚴重。據 悉,Chris於滅蟲公司任職,與母親及胞兄居於大埔大元邨泰欣樓,父親早年離世。肇事私家車於1994年出廠,屬前置驅動的三菱Lancer GTi型號,由其兄名下登記。
昨凌晨1時許,Chris駕車載著坐於車頭乘客位的曾女,沿新娘潭路往粉嶺鹿頸方向行駛,當駛過八仙嶺郊野公園遊客 中心,至湧背一左彎落斜時,疑跣胎失控,車身向左180度打轉,再向前狂飆30米,鏟上左邊行人路,右邊車身撞向燈柱後停下,全車V字形變形扭曲,泵把飛 脫,車上雜物散滿一地,Chris及曾女被困車內,消防員趕至撬開車門及剪爛車身,將兩人救出送院,由於肇事私家車司機位車身嚴重凹陷,駕車的Chris 傷勢比坐在其身旁的女乘客嚴重。


後座放有新買車胎

意外後,現場遺下20多米長胎痕,警方在後座撿獲四條從購物網買來的車胎,均用透明包裝紙包裹,現場所見,私家車一對前轆及一對後轆的胎紋不同,而後轆胎 紋明顯磨蝕較深,幾變「光頭胎」,未知事主是否準備換胎,警方正循汽車狀況、車速及司機狀態等多方面調查意外原因,初步不排除光頭胎引致今次車禍。
新 娘潭路危機四伏,其中大美督「奪命斜」、湧尾「S形死亡彎位」及「牛坳彎位」是三大死位,當局已在該處豎立箭嘴反光牌,雖然湧背並非交通黑點,但同樣彎多 危險,2009年底,一名24歲女子駕車途至上址時,狂撞燈柱,一度命危;去年10月,一對28歲車壇情侶駕車至牛坳彎位時,失控狂撼大樹,雙雙慘 死;2009及2010年,分別有電單車司機在湧尾「S形死亡彎位」出事喪命。


前置驅動 急煞易甩尾

 

涉事私家車一對後轆已幾乎磨蝕至「光頭」。黃江奇攝


                                   【本報訊】大埔新娘潭路昨凌晨的嚴重車禍肇事私家車,為三菱Lancer GTi型號,其一對前轆及一對後轆的胎紋不同,且後轆胎紋明顯磨蝕較嚴重。專家指只要胎紋深淺合乎法例,對行車安全影響不大,反而涉案車輛屬前置驅動,若 以高速轉彎,若後轆胎紋較淺時,較易出現「前重後輕」情況,有跣胎甩尾危機。

轉彎前宜轉低波檔

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稱,法例規定胎紋最少深1毫米,而前、後轆胎紋不同並無違法,但同軸兩邊車轆的胎紋則必須相同,正常情況下,胎紋深淺不同對行 車安全並無大影響,反而涉案車輛屬前置驅動,重心在車頭,若轉彎時車速過高,司機急速煞車時,便有機會出現「前重後輕」的情況,再加上後轆胎紋較淺,甚至 是光頭胎,便容易跣胎甩尾。
李耀培提醒駕駛前置驅動車輛的人士,除留意車速外,轉彎前不能只靠煞掣減速,同時要轉低波檔,由引擎平均控制全車減 慢,減低失控風險。有「車壇教父」之稱的交通安全顧問呂米高指,胎紋深淺的最明顯分別是在天雨路滑期間,因為紋深排水力較強,天雨時減低跣胎風險,但如在 乾地,胎紋影響則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