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潘柏林
本 港現時無指引或法例規管車廂VOC含量,業界多重視家居、辦公室裝修釋放VOC。驗證機構德國萊茵TUV去年協助深圳消委會抽查51輛私家車車廂空氣,將車輛門窗關閉兩小時,再量度車內污染物積聚情況,4成車輛車廂空氣VOC含量超出中國《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標準,部份車輛更錄得致癌物質甲醛超標 4倍、具刺激性的乙醛超標3倍。
受測試車輛包括日產、歐美產和國產車輛,但公司拒絕透露何款車輛或品牌超標,僅稱部份車款香港亦有使用。德國萊茵TUV化學實驗室經理錢偉綿指,VOC來自儀表板、人造皮、軚盤、腳踏等,建議五招改善VOC濃度。
第 一招建議車主晴天時在露天停車場泊車,讓車輛暴曬。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郭海指,高溫下VOC會加快釋放,但他建議要稍微開車窗,讓車廂內的 VOC釋放到大氣。第二招是避免使用含VOC的空氣清新劑前,郭海指清新劑雖然可消除異味,但部份成份含有VOC,不宜在車廂內使用。
第三招是在車廂內放置活性碳,有助吸附VOC。郭海提醒若覺得車廂VOC濃度高,可考慮隔幾日換一次活性碳。第四招是長時間泊車後,打開車窗15分鐘減低VOC濃度。郭海指此招要視乎車外的空氣,若車外空氣VOC濃度比車廂更高,會有反效果。
最後一招是選擇用料方面,錢偉綿建議買真皮坐椅多於假皮,真皮雖然釋放甲醛,但揮發較快;而假皮用聚氨酯(PU)製造,加入很多溶劑,會長期釋放VOC。郭 海認為此招或許有用,但買真皮坐椅則要看車主能否負擔。他指車輛要減排、車廠選用釋放較少VOC的物料製作零部件,才能從根本減少VOC。
錢偉綿建議準車主買車時留意車廂氣味,「如果新車發覺陣味好大,好大膠味有機會可能係PAH(多環芳香烴)或者其他有機溶劑,如果入到去一聞到已經好刺鼻, 相對VOC含量會好高。」澳洲一項研究指,新車落地後有良好通風,每過一星期車廂VOC濃度下降2成,直至6個月後變得穩定。
中文大學公共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子惠提醒,新車內籠皮面、物料可能添加溶劑作防蟲防腐處理,VOC濃度較舊車高,小朋友、長者和呼吸道敏感人士易受刺激,建議車主打開窗保持空氣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