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玩具反斗城水槍 射穿10張紙


本 報訊】炎炎夏日、驕陽似火,從沙灘到泳池,水槍都是小朋友嬉水良伴,可是許多人都忽略,這種看似只會射濕人的玩具槍,其實殺傷力足以射爆眼。《蘋果》記者 最近委託專家測試市面4款高壓水槍,發現玩具反斗城出售的一款「Viper」高壓水槍,射程達12米,水柱在槍口一米外產生的射擊力達0.113焦耳,輕 易射穿10張A4打印紙。
記者:馮詩媚 司徒韋桐 劉漢權
高壓水槍的問題,在內地已引起廣泛關注,最近多個省市發生多宗小童被高壓水槍射傷眼意外。據內地報導指,西安市的醫院每年夏天都有數十宗小童被水槍射傷眼 的個案,大多視網膜受損,有些眼睛受傷發炎,眼部充血及水腫,並弄破眼角膜致盲。有專家警告加壓水槍射擊力大,已成攻擊性武器,近距離可射傷眼嚴重可失 明,促請當局禁售具大殺傷力的高壓水槍。

以前端氣壓泵將水加壓

雖然香港未發生同類意外,但殺傷力大的高壓水槍卻可輕易買到,本報記者先後在銅鑼灣玩具反斗城、鰂魚湧康怡吉之島、石澳沙灘兩個出售水槍的攤檔購買4款高 壓水槍,再交由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測試,他先在實驗室枱上架設一個吊著鐵板的鋼架,4款測試的水槍都裝滿水,然後不斷通過前端的氣壓泵加 壓,最後扣動扳機將受壓的水從一米距離射出,只見懸空的鐵板噹一聲,被水柱射中彈開。
盧測量水柱撞擊鐵板的力度,從而計算出水槍的射擊。結果顯示,從吉之島、石澳沙灘出售的水槍,只有0.012至0.03焦耳,射擊力不大,對人畜傷害有限。
在玩具反斗城出售的一款Viper牌,中國製造的高壓水槍,射程達12米,一米距離外的威力達0.113焦耳。
另 外,本報記者亦親自進行測試,用Viper的高壓水槍射出已加壓的水柱,一米距離外的10張A4打印紙也被水柱射穿,前面紙張破口散開,但後面的紙張破口 利落,如被鋒利的箭頭射穿,可見威力驚人。由於具有一定危險,Viper的高壓水槍列明只適合五歲以上兒童使用,警告勿向人或動物的面部及眼部發射。

8釐米射擊力達0.16焦耳

香港眼科醫學院院長周伯展聽到有高壓水槍射擊力達0.113焦耳,不禁脫口而出:「譁!咁勁。」他表示,如果被殺傷力大的高壓水槍直接射中眼珠,可致視覺 神經及視網膜受損,甚至可永久失明,而眼骨相對薄,射傷眼骨有機會致高低眼或眼球凹陷,終生受損。若向距離只有8釐米的目標射擊,威力高達0.16焦耳, 是其餘三款的三倍半。他認為如此大殺傷力的水槍,等同攻擊性武器,海關應該禁售。
海關發言人表示,就本報提供的水槍資料,海關會作出跟進,而海關一向密切留意玩具及兒童產品的安全,不時派職員往市面商舖巡查及抽取產品樣本送交政府化驗所進行安全測試,以確保在本港供應的玩具及兒童產品符合法例所訂明的安全標準。
記者亦發現許多玩水槍人士,不太清楚其使用的水槍殺傷力,亦不知安全使用方法,有些人玩得興起,竟兜口兜面發射,有市民聽到部份高壓水槍可射爆眼表示擔心,指為確保安全,最好市面禁售相關水槍。

Viper加壓水槍規格

名稱:Viper air pressure water blaster
威力:於1米外水柱能射穿10張A4紙,能量達0.113焦耳
危險性:高壓水柱可能射傷小童眼睛
射程:12米
生產地:香港廠商擁專利權,中國製造
出售地點:玩具反斗城

泳客點睇

Chole
「聽聞內地有人俾水槍射中眼而受傷,所以唔會故意射面,仲會戴太陽眼鏡護眼,防範俾水槍嘅水柱射中。」

Ponny
「水槍係船P(派對)或者沙灘玩先會用,成年人玩一般只會射向身體,所以唔會特登戴潛水鏡等防護裝備。」

曾先生
「帶住個歲半女喺沙灘玩嗰陣唔會用水槍呢類玩具,個女矮細又皮膚嬌嫩,怕佢俾水槍射中身體或者眼會受傷。」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鄰舍」被轟逼司機食死貓

【本報訊】鄰舍輔導會疑因行政失誤,今年3月聘請替假司機接載機構總幹事董志發前往馬灣期間,未有申請禁區紙,就要求司機「犯法」闖進禁區,連累司機遭票 控。不過鄰舍輔導會事後卻過橋抽板,反要求涉事司機莫樹偉「食死貓」認罪,工會要求該會承擔責任。

要司機主動認罪

涉事替假司機莫樹偉指,3月3日獲鄰舍輔導會指派接載董志發前往馬灣出席新地慈善活動。他說,事前已提醒鄰舍職員申請禁區紙,對方卻稱已聯絡馬灣管理處職 員,毋須再申請。事發當日,他按時抵達馬灣,卻因無法出示禁區紙遭管理處職員截停,「鄰舍」職員交涉後雖獲放行駛入馬灣,但兩個月後,莫仍遭票控違例入禁 區。莫曾向「鄰舍」求助,對方卻要求他主動認罪,只承諾代繳罰款,但莫不服,遂向工會求助。
職工盟社區及院舍照顧員總工會秘書鄭清髮指,事件明顯因機構行政問題,連累司機無辜受罰,事後卻逼員工「食死貓」,有違社福機構精神,要求「鄰舍」承擔案件相關法律費用,盡力協助莫脫罪。鄰舍輔導會表示,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不作回應。 

消防車白車裝攝錄機

【本報訊】消防處正計劃在6輛消防車及2輛救護車上安裝自動攝錄機,拍攝行車時沿途車外情況,一旦遇上交通意外,可利用片段協助調查肇因,而意外片段亦會 用作加強消防處的駕駛訓練。

不拍司機乘客情況

保安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指出,8輛參加試驗計劃的消防車及救護車屬不同分區,每輛將安裝5個固定及定焦鏡頭,包括1個前視、1個後視、1個倒車以及車輛左 及右側各一個,攝錄機會隨車輛引擎啟動及停止而自動開關
文件指出,攝錄機只會錄取車廂外的影像,而不會攝錄車廂內司機及乘客包括傷病者的情況, 錄音功能會被取消。攝錄機的儲存卡可儲存約13小時錄像,若有交通意外或其他事故發生,消防處會保留有關影像資料,協助調查交通意外及作內部教學用途,其 餘會銷毀。若消防車輛在前赴緊急事故現場的途中,因其他道路使用者不讓路而導致不必要的延誤時,攝錄片段亦能協助警方調查及為前線人員提供佐證。消防處正 按律政司建議,制訂使用守則,確保相關人員正確使用攝錄器及處理影像資料。

蹲地未被察覺 工人捲車底亡

本 報訊】九龍城一處建築廢料回收場,昨午發生奪命交通意外,一名工人被一輛運載廢料的貨車撞倒及捲入車底輾過,救出送院搶不治。警方初步懷疑事主蹲在地上工 作,但貨車司機沒有察覺肇禍。

死者姓陳(56歲),送院時已無反應,身上有被車輪輾過痕跡。現場為九龍城宋皇臺道壠德發展區內一個建築廢料回收場,陳為回收場工人,肇事43歲貨車司機 姓唐,消息稱,昨午3時46分,唐駕駛載有廢料貨車返至回收場後,在場內調頭再駛前擬泊好卸貨,陳剛巧蹲在附近工作,司機疑沒看到事主,將車駛前時車頭撞 倒事主及將其捲入車底,陳被壓在車底胸部及背部重傷昏迷。送院搶救惜告不治。其家人驚聞死訊悲痛不已。                                     

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12車遭刑毀 爆玻璃失音響

【本報訊】12輛停泊在屯門黃崗圍路一處空地的車輛,昨晨發現遭人用硬物擊毀車窗玻璃,其中一輛私家車除前後車窗損毀外,連車內的一套音響設備也被撬走,警方相信賊人配有車輛犯案。
被刑毀的車輛包括九輛中型貨車、一輛新界的士和兩輛私家車。現場為屯門藍地黃崗圍路天橋底空地,平時有不少貨車停泊在該處,其中一輛受損的私家車車主,昨早駕車往附近探朋友,將車停泊上址,其後返回發現座駕被刑毀。
昨晨10時許,一間物流公司的25歲姓黎男子往空地取走貨車時,發現車頭擋風玻璃損毀於是報警。警員到場發現共有12輛車擋風玻璃被毀壞,其中一輛私家車內一套價值4,600元的音響失去,列刑事毀壞及車內盜竊案處理。

2013年7月27日 星期六

迎面一撞賊竊10萬

【本報訊】30歲姓容男子,昨日下午3時許途經大埔南運路近寶湖路,在進入行人隧道之際,突遭一青年迎面碰撞,手持的布袋跌下,之後他發現袋內一個藏有10萬元現金的信封被搶走,事主立即回頭追截,惜失去匪徒蹤影。
事主報案後,警員得悉疑犯年約20多歲,瘦身材,曾兜截無果,警方呼籲目擊者提供資料。                                    

雙線燈位一停一行 累過路婦慘死輪下  肇事貨車司機涉危駕

【本報訊】一名82歲老婦昨晨於西環城西道橫過馬路期間,遭一輛駛至的密斗貨車撞飛數米,頭部重創倒臥血泊中,送院搶救後返魂乏術,一名趕抵醫院男親友攬 屍痛哭。肇事貨車司機涉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被捕。車禍現場所見,出事的燈位雙線行車,但同時「一條停一條行」,有區議員認為設計存在問題,促當局改善。
記者:鄭文輝 吳芷茵

命喪輪下的老婦姓林,被捕司機姓劉(28歲),已獲准保釋候查;現場為城西道與西祥街北交界燈位,該燈位處雙線行車,其中一條直駛一條轉彎,同時可以「一 條停一條行」,若車輛要右轉入西祥街北,需於右線停車等候,左線則可繼續行車直駛。

司機視線被阻收掣不及

街坊陳先生稱:「一條線停車,一條線又行緊車,好易令人誤會可以過馬路!」鍾婆婆則指該處有很多公公婆婆晨運,易生危險,「唔擔心得咁多!自己小心啲!」 中西區區議員陳財喜指案發燈位雖然並非交通黑點,但同一馬路車輛「又停又行」的設計存在問題,過往亦曾接獲街坊投訴,加上該燈位之前為一天橋落斜位,易令 車速過高釀成意外,促當局改善。
事發於昨晨近6時,林老婦在涉事燈位橫過馬路時,恰巧劉駕駛運載生果的密斗貨車沿可直駛的左線駛至,消息稱,當時右線正有一輛巴士停車等候右轉,疑因此遮擋視線,收掣不及將林婦撞倒,她飛彈數米墮地,頭部重創,遺下大灘血跡。
救 護員趕抵立即為林婦急救及送院,惜搶救後終告不治,一名男親友趕抵醫院驚聞噩耗,悲慟不已,攬著林婦的遺體嚎哭,劉司機事後被捕,獲准保釋候查,至10月 下旬再返警署報到。昨午3時,林婦的子女等11名親友攜她生前喜愛的烏龍茶等祭品到場路祭,場面哀傷。                                     

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輾斃衝燈兩人 司機判囚

                                    【本報訊】泥頭車司機去年於九龍塘在沒有超速及衝燈的情況下,不幸撞倒及輾斃因衝紅燈過馬路的菲傭及僱主的6歲女兒。肇事司機意外後極度內疚,不斷借酒澆 愁、長期失眠,並患上抑鬱症。司機最後被裁定罪成,法官考慮事件起因是兩名死者違規衝紅燈過馬路,又認為司機有悔意,酌情輕判入獄18個月,停牌5年。
記者:陳美珊
育有兩女的44歲被告駱興,原本願意承認不小心駕駛罪,但不獲控方接納,因此須就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罪名受審,早前被裁定罪成。
辯 方求情指,被告擁有20多年駕駛經驗,事發時沒有衝燈或超速,純粹因估計錯誤導致意外,意外後亦沒有逃避責任,主動向警方提供資料。被告向死者家人致歉, 事發後已沒有再駕駛,他因內心感不安,一直失眠和借酒澆愁,醫生證實他患有抑鬱症,需接受治療。辯方又向法官呈上80多名夾斗車商會會員的聯署信,力證被 告品格良好。

官酌情輕判

法官判刑時表示,本案是令人悲痛的交通事故,被告在沒有超速、衝燈、受酒精或藥物影響下輾斃兩名死者,法例雖要保障道路使用者的安全,但法庭不能忽略兩名 死者事發時是違規橫過馬路,認為被告的罪責並非最嚴重。考慮被告的交通案底並非惡劣,他對事件深感歉疚,曾提出承認不小心駕駛控罪,並於被控危駕受審期間 同意大部份控方案情,減省法庭時間,故酌情輕判。
案發於去年4月14日早上近9時,菲傭Memita Leonora Samortin(36歲)拖著女童曾芷澄(6歲)橫過蘭開夏道行人過路線,前往幼稚園,二人過路時沒有理會交通燈正亮紅燈,被告駕駛的泥頭車由喇沙利道 左轉入蘭開夏道時將兩人撞倒,泥頭車先後輾過女童及女傭的頭部,兩人當場爆頭死亡。
案件編號:DCCC159/13 

上司駕車失控夾死警衞

                                    【本報訊】一間警衞公司昨天派員到葵湧貨櫃碼頭送貨,其間因車輛故障,駕車警衞通知公司換車,並下車坐在壆邊等候,上司駕駛客貨車到場,泊車時失事將事主 撞向牆身,事主慘變「三文治」,胸骨夾爆昏迷,送院不治,警方事後拘捕涉案司機。

胸骨當場爆裂

死者郭錦波(47歲),在和記黃埔屬下的家利警衞有限公司任職警衞,亦負責駕車送貨。昨晨郭駕駛公司客貨車到貨櫃碼頭南路4號貨櫃碼頭送貨,其間因車輛故 障,郭致電通知公司換車,並下車在靠近泊車位的壆邊休息等候。直至中午12時48分,其43歲姓宋上司駕駛另一輛客貨車到場。
當時,宋駕車朝郭方 向泊車,豈料突然失控向郭狂撼,將他夾於車頭與牆身之間,郭當場胸骨爆裂昏迷。宋大驚報案,救護員到場將傷者送院搶救,但終告不治。死者妻子和一對兒子接 報趕至醫院,傷心欲絕。事後,有人向警方報稱已踩腳掣卻未能停車,警方正瞭解是否有人將油門當腳掣而肇禍,宋涉嫌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被捕。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80萬元平治過熱自焚



平治房車疑機件過熱致車頭著火,火光熊熊。佘錦洪攝

                                    【本報訊】一輛停泊在灣仔電腦城對開平治房車,昨午司機上車「撻匙」擬將車駕走時,車頭突然冒煙著火,火光熊熊嚇煞途人,司機落車報警,消防員到場開喉將 火救熄,車頭嚴重損毀。火警中無人受傷,消防調查後相信是機件過熱導致,並無可疑。

途人恐爆炸繞路避開

「自焚」平治房車型號S320L,01年出廠,車主為太古旅遊有限公司,屬公司車,當年車價逾80萬元。現場為灣仔軒尼詩道130號灣仔電腦城對開路邊, 消息稱,31歲姓黃司機昨午駕車接載一名同事往上址後,他將車泊於路旁落車離去。
至下午4時許,黃返回擬將車駛走,他上車「撻匙」時發現車頭冚有 煙火冒出,大驚下立即落車報警求助,其後火勢越燒越猛,熊熊烈火燒穿車頭冚從洞口噴出,火勢並向車頭大銀幕蔓延,途人恐防發生爆炸均繞路避開,有途人則用 手機拍下火燒車圖片,火燒車並吸引大批途人在附近圍觀,警方一度封鎖一段路面,禁止行人接近平治範圍。
消防員接報到場拉喉向車頭射水,迅速將火撲熄,但房車車頭已遭嚴重燒燬,車頭冚被火燒穿出現大洞,車頭擋風玻璃亦被燒熔爆開。            
                       

2013年7月20日 星期六

職場新人類 $200平買醫保

                                                              【年輕保障】
公家醫院越來越擠逼,私家醫院使費越來越貴。初入職場搏殺的打工仔,無甚積蓄,捱出病抑或遇意外要盡快治療,未必可以應付昂貴醫療使費。不妨趁年輕時沒有病歷,「平平哋」每個月200至300元買定份醫療保險,為將來醫療保障打底。
記者:李芳芳
現時市面上提供的醫療保險,都是隨著年齡上升而增加保費,即每年都須續保及保費更新。30歲內的職場新人,投保私家醫院大房病床保障的基本計劃,附加「額 外醫療保障」,每月保費一般僅需200至300元。
CFP認可財務策劃師陳家慶表示,帶有額外保障的醫療保單,保額一般可增大至28萬元,已足夠覆蓋現時中至大型手術費用出院。
從本港6間主要保險 商中,含有附加保障的基本醫療保險計劃(見表),以25歲非吸煙女士為例,每月保費介乎184至240元,相差最多三成,最平是AXA安盛的「真智安心醫 療保障」計劃。以4個主要的索償項目作比較,同一項目中索償額上限最高均為保柏的「卓康健醫療保障計劃」,手術費上限為4.43萬元,每日住院使費上限 720元,可覆蓋大部份私家醫院大床病房的收費,而且住院日數最多可有270日,相當於九個月,並可續保至終身;惟其保費亦相對較高,每月217元。

藍十字條款苛刻

條款相對苛刻的藍十字「安康醫療保險計劃」,每月保費212元,但手術費上限僅1.9萬元,住院1日使費只有480元,最多住院日數僅45日,而且亦是6個計劃中保證續保條件最差的,最多保至75歲。
投保人當然不能單看上述數字,還必須留意保單的條款。如保柏標榜可附加的「全數賠償保障」,就設有全單20萬元的索償上限,而且限制於入住指定醫院,未必有專人隨時跟進,最為人詬病。

宜看清保障上限

上述提及的額外醫療保障,即一旦實際使費超出基本計劃中的單項索償額,這部份使費亦可獲得保障,惟6份保單都設索償上限介乎7.48萬至11萬元,並會以 「每次住院、每宗傷病或每年索償額」作分界;投保人亦需自付當中至少兩成費用。特別要注意的是,額外醫療保障一般不會賠償超出每日上限的住院費用,但超出 住院日數可獲保障。
康宏理財服務助理聯席董事羅金祥指出,從不同保險商中挑選保單時,除了衡量收費和保額外,應留意每間保險商對同一種手術的分類 定義,直接影響可索償的上限,尤其常見如「通波仔」等血管類手術、扁桃腺切除手術等。而醫療保險賠償是逐個細項計算,設有上限,以住院和手術計算,只可保 障六至七成的開銷。

倪匡、蔡瀾同肥佬黎約埋一齊《亂噏24》,你睇咗未?
唔睇冇話題,第二集足本放送中!速上:

                                   【最高15%】
越年輕投保,醫療保單的受保機會和範圍相對越高。財務策劃專 家表示,不少保單生效後兩至四年都無索償,投保人可享最多15%的無索償保費折扣,等同抵銷部份隨著年齡而增加的保費。而保證續保的醫療保,即使投保人出 現新病症而有索償,一般都不會影響保費。

買top-up保單慳成本

雖然不少打工仔都有公司的僱員醫療保險,不過職場新人往往轉工頻繁,下個僱主未必有足夠的福利。康宏理財服務助理聯席董事羅金祥指,自行購買醫療保單可確 保保障不間斷,而且也不會重覆浪費。萬一需要索償,打工仔可先用公司單作賠償,使費餘額再用個人單索償。
CFP認可財務策劃師陳家慶則指,假如預算非常有限,已有公司單的僱員亦可選擇單獨購買的額外醫療保障單(Top-Up Medical Insurance),且可保證離職45天內回購基本單,否則沒有公司單,便要支付高至2.5萬元的自負額。

海外保障設90日限制

香港保險業聯會管治委員會委員余健南提醒,醫療保單通常對海外保障設有90日的限制,假如僱員前往香港以外的地區工作長達一年,都應該購買當地的醫療單。
市 面上有不少電話促銷的手術或住院現金保障計劃,不同於實報實銷的傳統醫療保單,無論實際使費多少,都可獲得一筆賠償,即分分鐘可能多咗錢落袋;而且每月保 費可低至100元內。陳家慶表示,好多人都有購買,但其實顛倒購買保障的次序,現金保單的用途是有齊基本單後,幫忙補貼接受治療期間的生活開支;單靠現金 單往往不夠住院找數;而且與基本單的相同保額計,對健康的投保人而言是偏貴。                                    

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求診才知 前列腺增生如蘋果

                                    【本報訊】排尿不清、尿頻及夜尿多等前列腺增生症狀,令不少男士忍無可忍。一項病人調查發現,近半人前列腺已增生至如布冧般,甚至更大才去求診,約5%更 大如蘋果。不少患者誤解症狀是「無得醫」的年老退化問題,或因工作忙碌忽略病情,導致延誤求診,令增生情況惡化。
記者:梁麗兒
負責調查的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黃國田於今年3至5月,分析154名45至85歲的前列腺增生新症病人,瞭解症狀及量度前列腺容量。正常男性的前列腺容量約 20毫升,體積比青檸還細。但調查發現,分別有10%、42%、31%、12%及5%的受訪病人,前列腺體積已增生至如青檸、杏桃、布冧、奇異果及蘋果般 大。

多在40歲後出現

最多病人的前列腺增生至杏桃般大,即容量30至60毫升,他們排尿慢及不清等阻塞性症狀明顯。前列腺增大至如蘋果,容量超過150毫升的病人,因增生組織 頂住膀胱底部,引致出現刺激性症狀如尿頻及夜尿多等。全部人以藥物控制病情,暫毋須以手術切除。
他警告,若前列腺增生至如奇異果或蘋果般大,患者隨時有「屙唔到尿」的症狀,要到急症室插尿喉放尿。另外,若忽視病情,有機會引發尿道感染、膀胱石及腎功能受損問題。
傳 統治療前列腺增生的阻斷劑藥物,可放鬆尿道,幫助病人排尿,另有可抑制前列腺增生藥物,但藥效較傳統阻斷劑慢。醫學界近年採取新療法,將兩種藥物結合使 用,又稱「雙效藥物治療」,可同時控制症狀及阻止增生。外國研究顯示病人接受治療4年後,雙效藥物治療組出現急性尿瀦留,或因病情轉差要做手術的機率比使 用傳統治療的病人低最少三分之一,但治療副作用是精液減少及性慾下降等。
病人對治療常見謬誤為服食感冒藥期間,要停服前列腺藥物。他指出,部份感冒藥、咳水有鎖緊膀胱頸肌肉的副作用,常人服藥後減慢排尿,前列腺病人則加劇病情,故更不能停服前列腺藥物。
前列腺增生多在40歲或以後出現,男士隨年齡增長,體內睾丸素會轉化為雙氫睾丸酮,刺激前列腺增生,令尿道受壓,影響排尿。50歲或以上男士,多達50%發病。                                    

七人車越線撞翻客貨車

18/4/2014
【本報訊】房委會文書助理駕駛七人車時因太疲累而「瞌埋眼」,數秒間越過雙白線撞向迎面而來的客貨車,令客貨車上10歲男童死亡,另有五名乘客受傷。法官 昨形容案件屬悲劇,斥司機太累時不應駕駛,無論判刑如何亦無法帶男童返回家人身邊,終判司機監禁26個月、罰款6,000元及停牌五年。旁聽的男童家屬聞 判時不停抽泣。
被告陳家傑(37歲)承認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等共四罪。去年7月14日,被告在荃灣德士古道危駕令男童黃進樂死亡。
案件編號:DCCC124/14

17/4/2014
                                    【本報訊】房委會文書助理駕駛七人車接載家人前往用膳,落斜時超速越過雙白線,與鄰線一輛客貨車迎面相撞,導致一死五傷,死者為客貨車上年僅10歲的男 童。文書助理被捕後表示事發前曾因疲累而「瞌埋眼」,昨天於區院認罪。死者親屬稱,死者雙親失去獨子,不會原諒被告。

官指屬加刑因素

意外中喪生的10歲男童黃進樂的母親和親屬有到庭旁聽,當法庭播放肇事車輛拍攝的撞車片段時,他們不停抽泣。有親屬指死者為獨子,其雙親仍「怨氣好重」,不會原諒被告。
被告承認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等共四罪,今午接受判刑。案發去年7月14日下午,被告陳家傑(37歲)駕車載著六名家人,經德士古道往荃灣,其間突然越過雙白線,撞向迎面而來的客貨車。
客貨車打白鴿轉後翻側,車上六人全部受傷,其中男童頭部重創,送院後不治。被告在警誡下稱,撞車前因太累而合上眼睛。
事發路段的車速限制為50公里,警方證實被告以60多公里行車,路面亦沒有煞車痕。
案發後翌日,被告在律師陪同下,與警方會面,他改口稱事發時因為覺得雙眼不適,導致他眨眼
辯方昨天向死者家人致歉,提及被告事後患上創傷後遺症需求診,另澄清被告於撞車前,確實因疲累而「瞌埋眼」。法官則明言,被告向警員講大話屬加刑因素
案件編號:DCCC124/14 



15/7/2013                                    【本報訊】昨週日假期,兄弟兩家六口歡天喜地的駕乘客貨車同往暢泳,豈料在荃灣德士古道慘遭「盲舂舂」七人車越線狂撼,客貨車被撞撼向燈柱翻側,10歲男 童疑沒有扣上安全帶,頭部撞爆車窗被拋出車外,再遭自己所乘的客貨車翻側壓至重傷,同車五人亦同告受傷,男童送院搶救後終告不治。肇事七人車司機事後向警 方供稱因疲倦肇禍,警方以涉嫌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罪名將他拘捕。
記者:詹家志 吳子葵
死者黃進樂(10歲)、其同車父親黃文光(32歲)、姓譚母親(30歲),及駕車的伯父黃文亮(45歲)、伯父的一對子女12歲的堂姊和4歲堂弟,五人經 送院治療後均情況穩定;肇事七人車司機姓陳(36歲),報稱任政府文員。
沿德士古道荃灣方向行駛的七人車(紅箭嘴示)撞向對麵線行駛的客貨車(藍箭嘴示)後往前衝,客貨車被撞至翻側,其後由多人合力將車扶正。吳子葵攝

七人車司機稱因疲倦肇禍

現場為荃灣德士古道150號對開近上天橋位一處微左彎位,昨日下午3時許,任職司機的黃文亮駕駛其客貨車一車6人同往青衣游泳,當時黃弟坐在前座乘客位, 其餘四人則坐在後座。據稱,當時客貨車沿德士古道上斜向青衣方向行駛,至上址時一輛落斜的七人車突然失控越線迎面衝至,黃見狀擬扭軚閃避,但七人車已撞及 客貨車右邊車身。
由於撞力甚猛,客貨車右邊車門整個被撞甩跌在馬路上,左車尾掃撞向路旁燈柱及撞斷一個交通標誌路牌,之後全車向左翻側。其間,坐 在客貨車左邊車門位的黃進樂,疑沒有佩戴安全帶頭部撞爆車窗玻璃,整個人被拋出車外,再遭翻側的客貨車壓住,當場重傷昏迷,車上其餘五人亦告受傷。七人車 司機事後向警方供稱因疲倦肇禍,以涉嫌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罪名將他拘捕。

被客貨車壓住半身披血

肇事七人車右轆撞至扭曲,衝前20米始停下,當時車上共載有4男2女及一名手抱嬰兒,各人均沒有受傷,立即下車奔前先將客貨車上受傷五人救出,再合力將翻 側客貨車扶正。據目擊者稱,當客貨車被扶正時,見被壓住的黃進樂在地上,上半身披血,全無反應。
警員及消防救護員接報到場,立即替黃進樂搶救並急送仁濟醫院,其後轉送瑪嘉烈醫院急救,但終在傍晚6時宣告不治,家人得悉噩耗後傷心不已。
樂仔與父母同住荃灣區,他在長沙灣聖公會紀文小學讀四年級,小二時曾奪得英文朗誦比賽冠軍及全港聖公會徵文比賽優異獎,獲父母愛錫,與伯父一對子女要好,兩家人常相約聚會。
警方稱肇事兩車司機均通過酒精及藥物測試,正調查車禍起因,而被撞的客貨車乘客位配有安全帶,至於男童當時有否扣好安全帶有待調查。
距車禍現場250米德士古道天橋彎位,1999年曾發生「屍疊屍」五死車禍,五名環保署職員在大嶼山工作完畢後,同乘客貨車返荃灣寫字樓途中與一輛貨櫃車相撞喪命。







                                   【致命死因】
荃灣德士古道的一死五傷車禍,10歲男童疑沒有佩戴安全帶被拋出車外慘死。


專家:遇意外避免扭軚

據瞭解,肇事客貨車連司機可載6人,據規定前後座各坐三人,亦即分別有三條安全帶,而肇事客貨車則是前座坐2人,而後座坐4人,亦即後座男童可能未獲佩戴 安全帶,終在是次車禍中被拋出窗外重創,最終不幸死亡。
香港商用車輛駕駛教師協會主席鄭楚光建議,司機遇上迎面相撞的汽車時,應保持鎮定煞車、緊握軚盤,讓兩車的車頭相撞,因為一般車頭有較良好的防撞保護,嚴重受傷的機會會較側面被撞的機會為低,否則扭軚或有可能導致側撞翻車,釀成更嚴重傷亡。
理工大學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推算,肇事七人車連司機重約1.8噸,若以時速50公里迎面撞向客貨車,令客貨車打轉形成38磅迴旋力,足以令沒有佩戴安全帶的男童拋出窗外,然而男童的致命死因,相信主要是被逾2噸重客貨車壓著,造成骨折內出血致死。

《蘋果》記者

香港商用車輛駕駛教師協會主席鄭楚光建議,司機遇上迎面相撞的汽車時,應保持鎮定煞車、緊握軚盤,讓兩車的車頭相撞,......
說的倒挺容易,他自己若遇上同類情況,也會在潛意識下為保護自己扭轉軚盤的,即使是坐在旁邊的是自己的妻兒,也會在霎那間作出 「保自己生命」 的決定,而罔顧妻兒的安危。

「迎面相撞的汽車時,應保持鎮定煞車、緊握軚盤」,這句更是屁話,你還有時間去保持鎮定咩?

讓兩車的車頭相撞,就更加離譜,衝力更大,不死也腦震盪變廢人!

咪傻啦!普遍貨van嘅後座都冇安裝安全帶(原厰設計)、包括肇事嘅呢款Hiace,叫個小朋友搵乜嘢嚟扣呀?

邊度有呀?!搵到你同我食咗佢吖嗱!揸咗貨van咁多年我都未見過原廠設計係有安全帶(自己後期加裝另計)!

迎面撞?! 夾到腳怎辦好?? 梗係扭得到避到吾駛撞好
客貨車車頭這麼短更危啦



律師黃國桐表示,若客貨車後座有設置安全帶,乘客必須佩戴。惟若較舊款的客貨車沒有設置安全帶,運輸署亦無要求車主強制性加裝。黃指市民不佩戴安全帶除觸犯法例外,一旦發生意外導致受傷甚至死亡,保險公司會認為傷者或死者有自責性疏忽,將會作出較低金額的賠償

荃灣區議員陳恆鑌表示,德士古道來回青衣兩條天橋,車輛均同時沿斜路駛出,車速一般較快。雖然兩線中間已豎立紅白色膠圓柱筒,防止車輛入錯線,但車 路狹窄,常有車輛不慎將圓柱筒撞倒。另外,臨近上橋往青衣方向前有一個分岔位,司機不熟悉交通會容易「入錯線」,不時有車因此失控越過對麵線釀意外,再加 上近年荃灣區居民人數增加,車流量亦相應增加,兩邊天橋負荷沉重。他認為,運輸署應盡快改善該處交通,如復興建天橋旁邊一條來往青衣方向但已停工的天橋工 程,以減少車流量。

德士古道天橋曾發生多宗車禍,最嚴重一宗發生於一九九九年一月七日,一輛客貨車疑入錯線與對線一輛貨櫃車迎頭相撞,車上五名環保署職員慘死,貨櫃車司機亦重傷。

希望死者家屬忘記傷痛!以後記得為車上任何年齡人士佩戴安全帶責任!
以保險金發放相當微,保險公司一定用法律指引告訴死者家屬,賠償非常少或者沒有賠償,因為死者的確没有佩戴安全帶!
責任上理虧左!

2013年7月10日 星期三

兒車禍亡 母索償逾300萬

【本報訊】單親母親為賺取二千元導遊費,要離港5日帶朋友到上海旅遊,因而無法見被保母車撞死的兒子最後一面。她早前入稟控告保母車司機,聲稱因不堪兒子枉死大受打擊患上抑鬱症,要接受治療及服用抗抑鬱藥,連同兒子被撞死,共向對方索償300多萬元。案件昨於高院開審。
原 告李華(46歲)以兒子易康桂的遺產執行人身份入稟法院。案發2007年9月18日,12歲的易在土瓜灣馬頭圍道,無理會交通燈號「紅公仔」橫過馬路,被 一輛保母車撞倒,送院搶救後不治。肇事司機駱偉華翌年5月於裁判法院承認一項不小心駕駛罪,罰款3,000元及停牌半年。
易母李華供稱,案發前四日出發到上海,當天下午抵家時得知兒子受傷,遂趕赴醫院,一度想衝入急救室,但被阻止。李一邊拭淚一邊說,直至認屍一刻,仍相信兒子只是暈倒,希望他可醒來,但事與願違。
99年持單程證到港定居的李華稱,本與兒子、丈夫及翁姑同住,但家姑以她來自內地,看不起她。後來她離家出走,前夫申請離婚。李於06年申請兒子撫養權,後與兒子同住。
案件編號:HCPI476/10   10.7.2013

2013年7月2日 星期二

3車連環撞 1死1危36傷  城巴劏頭 車長斷腳亡

                                                                【本報訊】一輛機場線城巴昨沿北大嶼山公路往機場途中發生奪命車禍,一輛客貨車失控與城巴前面的貨車碰撞,貨車司機慌忙煞車,城巴收掣不及狂撼貨車車尾, 結果城巴左車頭如「開罐頭」被劏開,車頭被撞至不成車形,車長當場斷腳,經送院搶救終告不治,警方事後拘捕客貨車司機。意外中另有37人受傷,當中1人命 危,7人傷勢嚴重。事件揭露以玻璃纖維製造的「豆腐渣」巴士毫無防撞力,撞車時不堪一擊,車長首當其衝隨時喪命。
記者:周鴻熙 詹家志
慘死城巴司機周錫海(47歲),97年4月入職,上一次休假於6月26日,昨晨上他7時49分簽到,原定下午5點收工,事發時正駕駛第二轉車,他左腳嚴重 受傷,送院截肢後仍無法保命,延至下午4時47分不治;城巴發言人對死者家屬致以深切慰問,並表示已派出多名代表聯絡遺屬提供協助。

37名傷者包括命危客貨車女乘客姓羅(42歲),據悉她租車送貨,事發時據說客貨車司機因突然感胸口翳悶致不適肇禍,他與被撞貨車司機事後同送院治理;至 於其餘34名傷者均為巴士乘客,各人分送三間醫院治理,其中2男5女情況嚴重。

「成塊面都係玻璃碎」

事發於昨午1時許,周駕駛由藍田(北)開往機場博覽館的E22城巴,沿北大嶼山公路慢線往機場方向行駛,當時前面有一輛16噸貨車。當駛至近小蠔灣汽車扣 留中心時,中線客貨車失控切向慢線,左車頭撞向貨車右車尾,35歲客貨車司機事後扭軚反彈快線方向停在路邊,而貨車司機則立即煞車,豈料城巴司機卻收掣不 及,城巴狂撼客貨車車尾。
其間疑城巴車長再扭軚,車頭被貨車尾板的角位劏開,兩車再狂飆數十米始停下,城巴遺下近40米煞車痕,上下層擋風玻璃盡碎,車頭嚴重毀爛,特別是駕駛艙更毀爛得不似車形;貨車車尾亦嚴重凹陷。
現場消息稱,事發一刻巴士乘客被撞至滾地葫蘆跌互相擠碰,車長雙腳當場被夾斷,人則跌於車廂走廊。坐上層近樓梯的蕭先生稱:「成塊面都係玻璃碎,電視機跌落黎,啲人瞓低曬!」上層乘客姓黃的空姐亦指:「第一排撞到扁曬……𠵱家都返唔到工!」
消 防、救護及聖約翰救傷隊趕抵將傷者分流坐於路邊救援,一名休班救護員剛騎單車經過亦即加入拯救,大部份傷者均是頸及手腳受傷,即場敷治後一併送院。事後警 方封鎖現場兩線逾一小時,車龍一度伸延11公里外,車輛需經翔東路前往機場,無受傷巴士乘客登記後則轉乘其他巴士繼續行程。警方事後以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 亡罪名拘捕客貨車司機。

撞擊力或高達20噸

新界南交通特別調查隊高級督察陳鴻耀稱,涉事城巴無安裝黑盒,政府化驗師已量度煞車痕及撿走巴士咪錶調查,評估事發時的車速及行車狀況。現場北大嶼山公路車速限制為110公里,是全港最高。
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稱,若巴士煞車痕近40米,估計車速時速約76公里,即使急停仍以28公里時速撞前,撞擊力高達20噸。


近年北大嶼山公路嚴重車禍

11/01/2012
台灣電影人何瑞達坐的士前往機場,車輛失控撞消防緊急通道欄,何死亡,女司機重傷

06/04/2010
私家車失控撞消防緊急通道欄,越過對麵線再撞的士和私家車,碎片及爛鐵柱撞及另外兩輛私家車和一輛巴士,4人受傷

19/03/2010
印度籍司機駕勞斯萊斯送僱主往機場,車尾突爆胎,他打死火燈後站車尾查看,遭尾隨私家車撞死

28/08/2009
滿載機場下班員工之巴士,失控翻側撞路中石壆,有人拋出車外,釀3死24傷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暗藏殺機】
輕巧巴士暗藏殺機。新一代巴士棄用沉重鋼鐵,改用鋁合金及玻璃 纖維製造,輕身慳油又易維修,原來是好看不中用的「豆腐渣」,有專家指新款巴士如遇6噸以上撞擊力便會撞到變形,業界更稱巴士根本「唔預撞車」,故一直都 無安全撞擊測試,車長與乘客人人自危。

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稱,以往的雙層巴士外殼均由鋼鐵製造,惟車身較重亦容易生銹,近年新一代巴士則採用鋁合金及玻璃纖維製造,雖然可以減輕 重量、慳油以及節省維修成本,同時卻令結構及防撞力變得薄弱,基本上遇到6噸以上的撞擊力便會撞至扭曲變形,猛烈車禍下非死即傷。
香港汽車工業學 會會長李耀培更指,現今巴士大多由車廠製造車架,再由承辦商裝嵌其他組件,故並非原廠一條龍製造,不會如私家車般進行安全撞擊測試,「只係載客,根本冇預 佢撞車」,加上10年以上車齡的巴士安全措施較低,建議巴士公司於所有巴士增設安全帶,亦應於車長駕駛艙位置加設氣囊等,但最重要仍是駕駛態度。